对歌唱紧张心理状况的剖析与调控

点击数:349 | 发布时间:2025-06-08 | 来源:www.ddazt.com

    中图分类号:J613 文献标识码:A 文章编号:
    1005-5312(2011)35-0107-01

    伴随声乐艺术的不断进步与进步,专业化教学也在逐步趋向于方法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教育理念。而在声乐教学与表演实践中,歌唱紧张心理状况一直妨碍着演唱者整体水平的发挥。因此,对歌唱心理的研究愈加引起广大学者的看重。

    1、对歌唱紧张心理状况的剖析

    (一)好心理状况与不好的心理状况的定义

    心理学觉得大家的各种行为,从简单的个别动作到较复杂的行为活动,都是脑的反射活动,即都是人体对外面和身体内部各种刺激的反应。这种心理反应分为:正常状态反应、偏离正常状态反应和变态反应三种。

    (二)歌唱紧张心理状况产生是什么原因

    1、音乐素质方面的原因

    音乐素质对歌唱者十分要紧,一个歌者假如没好的步伐感和把握音准的能力,即便拥有世界先进的声音条件也是件让人缺憾的事情!歌唱者由于对作品音准、步伐、节拍的没把握,会对演唱产生紧张心理情绪,进而影响技术水平的发挥。

    2、歌唱办法与技术水平方面的原因

    歌唱需要科学的发声办法,好的办法能使歌唱者音色优美,声音圆润、流畅、持久。滞后或不好的的发声办法会渐渐损毁歌唱者的发声器官,因为没办法找到驾驭声音的路径,演唱技术得不到巩固和进步,歌唱者会渐渐身陷于苦闷的情绪中。

    3、歌唱选曲方面的原因

    声乐教学应讲究按部就班、因地制宜。老师在给学生选择作品时,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现在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。

    4、歌唱筹备方面的原因

    无论是上课、考试、比赛还是演出前,歌唱者对自己演唱的曲目不够熟练。如:歌词不熟;伴奏合不上;或是走台不充分,对场地、音响不适应等,都会使演唱者因担忧失误而产生紧张心理状况。

    (三)歌唱紧张心理状况的基本表现

    1、形成“舞台恐惧症”

    在演唱过程中,因为紧张,顾虑多,思想负担重,会恐惧演唱,特别是高音或华彩音阶。越想努力唱好,越是束缚了我们的发挥,出现不好的成效,使整首作品缺少完整性。

    2、自我控制与调节能力减弱

    紧张的心理状况, 不但会使歌唱者理解、剖析歌曲的能力减少,束缚了对歌曲作品内容的想象力,还会减少歌唱时吐字、呼吸与共鸣器官的协调性与灵活性, 减弱了歌唱发声中的自我控制与调节能力,使得歌唱发声状况整体不协调, 声音失去应有些平衡。

    2、对歌唱紧张心理状况的调控

    (一)唱前筹备要充分

    歌唱者在演唱前要调整好我们的身体状况,可以合理饮食和充足睡眠,确保嗓子本身没问题。然后对演唱作品充分熟练:第一,谱面准确,步伐、音准要把握好,乐句明确、连贯;第二,熟记歌词,达到不暇思索也能冲口而出的程度,如此就不需要担忧错词、忘词了;第三,多合伴奏多走台,达到与伴奏者配合默契,即便出错也能准时调整并完整演唱;第四,找出演唱中的难题,一一解决。

    (二)打造自信心

    信心和方法对于演唱者同等要紧,信心越大,心理就越轻松,演唱水平也能得以发挥;信心越小,心理就越容易紧张,演唱也会遭到影响。

    (三)增强注意力

    意志过程是人可以主动对自己行为、动作进行调节的思维过程。有的演唱者受舞台灯光、台下观众的干扰,注意力不集中,演唱时还想着:观众是否会不喜欢这首歌、评委老师是否会给我打低分、我唱这首歌是否会太简单等等。

    总之,对歌唱心理状况的研究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认知和实践过程,需要歌唱者在平常就重视歌唱心理状况的培养与练习,并在很多演出实践中训练我们的适应能力和调控能力,逐步学会对抗紧张的办法,在表演时有效调节歌唱状况,进一步丰富演唱经验、促进演唱能力的整体提升,这对声乐表演艺术具备十分要紧的意义。

  • THE END

    声明: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,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。

专业院校

返回顶部

Copyright©2018-2024 中国考试人事网(https://www.bzgdwl.com/)
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-1

  • 中国考试人事网微博

  • 中国考试人事网

首页

财经

建筑

医疗